您好,欢迎来到神农架金丝猴基金会官网!
NEWS基金会动态
发布日期:2025/06/04浏览次数:
“猴爸爸”杨万吉
杨万吉是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金丝猴野外调查研究和科研项目管理工作。
  2008年,杨万吉硕士一毕业,就一头扎入神农架原始森林,从事金丝猴研究。如今杨万吉已成为经验丰富的金丝猴专家,他把自己熬成了“野人”,大家都风趣地叫他“猴爸爸”。

2345_image_file_copy_36.jpg

  2015年5月底,一只小金丝猴出生,没过多久杨万吉的儿子也呱呱坠地,他心喜若狂,给小猴起了同自己孩子一样的乳名,叫“有有”,为这只小猴子送上亲人般的祝福。初为人父的杨万吉已照顾了四代金丝猴母子。他给母猴补充鸡蛋、牛奶。发现母猴奶水不足,或出现弃婴、孤儿金丝猴时,他会用小号奶瓶冲泡奶粉喂。常常遭到大猴会围攻,杨万吉多次被抓咬,狂犬疫苗打了很多次,还做过两次血清病毒检测。
  

2345_image_file_copy_37.jpg

  

2345_image_file_copy_38.jpg

  神农架金丝猴野外研究需要每天随金丝猴日出而动,日落而息,重复观察记录目标金丝猴的行为,比如理毛、交配等,几年如一日。数年下来,杨万吉总结出自己的金丝猴个体识别法: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金丝猴个体在体型、体重和毛色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从单元、单元主雄、单元成年雌性、其他未成年猴等逐级辨别每个金丝猴个体。2014年以来,杨万吉每年对金丝猴观测群的每个单元及个体建立并更新了档案,为之后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345_image_file_copy_40.jpg

       杨万吉说:“在神农架山野间跋涉、对金丝猴的不间断跟踪调查很辛苦,穿越丛生的箭竹、密布的荆棘、湿滑的泥坡、陡峭的悬崖,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些苦必须吃,既然选择在这里安家,就是要沉下心、扎下根,做出成绩来。”十多年里,杨万吉的足迹踏遍神农架的每一寸土地,行程近10万公里,拍摄100多GB的影像资料,完成120多万字的观察日志和2000多份记录表。

       2017年以来,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杨万吉同团队一起埋头于金丝猴人工繁育工作,成功研制出金丝猴专用饲料;试验了吹管飞针、麻醉、纤维瘤切除等治疗手段;制备了金丝猴孕酮胶体金试纸条等,这些科研成果有效支撑了神农架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